“氢”赛道上抢滩占先,新乡高新区有什么密码?
建成华中地区第一条智能化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建成国内第一条镁基固态储氢装置生产线,参与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储氢系统建设,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头名、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企业入驻投资新建企业……
今年1月,占地266亩,位于新乡高新区的河南省首家氢能产业园一期项目才刚全面竣工,入驻企业就全部大干快上、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在新乡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引领下,“一心一意谋项目”“戴着口罩抓发展”,你追我赶,捷报频传。
经济下行压力下,新乡高新区何以逆势上行,在新赛道上抢滩占先?这么多个“第一”的出现,又得益于什么?
前瞻定位,抢占未来产业先发优势
2015年,新乡高新区就把“保护环境、创新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16年,国际上刚开始尝试使用液化氢气作为汽车燃料,从而实现燃料汽车零排放、零污染,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战略的新乡高新区就把眼光瞄到了发展氢能源产业上;《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等重磅文件的出台,更是坚定了新乡高新区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信心,强化调研、深入讨论,确定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把发展氢燃料电池作为推动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引领工程、作为抢占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先发优势。
谋定而动,擘画氢能产业宏伟蓝图
方向明确后,新乡高新区上下同心,积极作为,没有只盯着氢燃料电池,而是把眼光放的更远,谋划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创新,形成“制氢装备-储氢装备-加氢装备-氢燃料电堆-氢燃料发动机-氢能整车及零部件”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集群,建成占地1266亩,总投资50亿元的氢能产业园,擘画出氢能产业发展全生态链建设的宏伟蓝图。
新乡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该区氢能产业建设发展,帮助提前谋篇布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氢站运营管理办法》《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助力该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投入运营了首个氢能产业园,并且从扩大载体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搭建研发平台、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为新乡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强化运营,推动氢能产业蓄势上升
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新乡高新区氢能产业赢得了蓄势上升的活力与动能。该区着力强化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了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刘兴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教授、清华大学王诚教授等领军人才及团队,助力氢能产业高位发展。引进清华大学技术团队,建立清华博士后工作站,搭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为氢能产业发展构建了创新驱动的动力源,解决了氢能产业链发展中多项难题,使新乡氢能产业园成为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获得企业、中国氢能源科技创新新锐企业、国家燃料电池标委会成员企业等的聚集地。
着力引进基金撬动,市、区两级平台公司先后与中金汇融和嵩山资本合作,成立了规模25亿元的河南战新新乡氢能专项基金和规模5亿元的新乡高投嵩新股权投资基金,先后投资并成功引进了上海氢枫、上海氢储、上海骥翀、北京氢璞创能等一批氢能行业头部企业落户。着力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充分利用引育企业自主研发优势,积极拓展加氢站、加氢装备、氢能源电堆和氢能源专用车示范应用。已建成全省首座科学示范加氢站,自主研发设计的集约式加氢成套设备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延庆)首座加氢站建设。
今年7月22日,该区“新飞集团”与“华夏易通”强强联手,以“4.5吨氢燃料电池冷藏车示范应用”为抓手,以“首期1000台、3年5000台、5年10000台氢能源冷藏车”为目标,积极拓展“氢能源冷链装备+金融服务+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氢能源示范运营新模式,推动氢能源在冷链物流行业应用场景的快速实现。
顺风而上,构建全国氢能产业高地
好风凭借力。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河南省政府已将发展氢能产业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省、市分别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河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新乡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2020年,新乡高新区氢能产业园获高工氢电最佳氢能产业园称号,2021年该园区再次获“2020氢能产业园10强”称号。目前,新乡高新区正进一步超前布局,围绕氢能产业链条,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依托河南战新新乡氢能专项基金,加大氢能龙头企业落户,做大氢能装备产业,实现氢能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制造。积极推进豫氢装备提升竞争优势,督促上海氢枫产线尽快建成投产,鼓励豫氢装备、上海氢枫尽快形成加氢装备总装能力,助力新乡及周边城市加氢站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环卫车、渣土车率先开展示范应用,推广示范应用场景,促进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氢能产业集聚发展,建立氢能产业生态体系,积极申报2022年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全国氢能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