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网站
今天是2024年09月19日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高新区新闻

高新区:创新前行 晋位崛起

发布时间:2019-12-12

高新区:创新前行 晋位崛起


  12月9日下午5时30分许,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刚一闭幕,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海潮就直奔高新区火炬园,一个半小时后准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直到夜里10时多才结束。

  白天干工作,夜里召集开会,早已成为高新区的常态,亦是该区三大发展理念之一“效率优先”的写照。

  市委全会向全市发出了“确保我市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号令。作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将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作为,为这一目标增光添彩?

  高新区是有危机感的。从开发区看,全市有平原示范区、经开区、高新区3家;从全省看,有179个产业集聚区;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方面,郑洛之强,已有时日;放眼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多达157个,可谓千帆相竞、百舸争流。

  “在3个开发区中不是第一,在179个产业集聚区中不能进入‘十强’,在自创区中营商环境和体制机制不是最优,在157个国家高新区中不跨入前40强,我们就是落后了!”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言之谆谆。

  “创新至上、项目第一、效率优先”,2017年9月改革以来,这3句话12个字成为该区上下共识。

  高新区打出了创新“组合拳”:引进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建设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团队的到来,氢能燃料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技术电堆在高新区得以突破,“豫氢动力”“豫氢装备”2家公司随之成立。

  紧接着,“北京氢璞创能科技”“苏州擎动动力科技”“雪人股份”“台湾碳能科技”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聚集而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在高新区呼之欲出。

  再过几个月,春暖花开时节,加载着氢能燃料的公交车,将在我市示范运营。不远的将来,“氢能之都”料将成为新乡另一张鲜亮名片。

  不仅如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兴军教授团队、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鲁义善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同样落户在这片创新热土。

  今年以来,高新区共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1家,全年有望突破80家,总数占全市近五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0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家,达到86家。

  每周一下午,高新区周例会制度雷打不动召开,汇报人不是各区直部门负责人,而是管委会分管领导。“谋发展,必须紧抓项目,抓项目,就要抓‘少数关键’。”在重大产业项目尽快履约落地方面,高新区形成了如此的“铁律”。

  只有干出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在今年省里组织的各项综合考评中,高新区综合排名实现了晋位升级。2018年,在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新乡高新区从上年度的92名跃居84名,位于全省第三位,仅次于郑州、洛阳。

  也是这一年,在全省179家产业集聚区综合考评中,高新区位居第12位,较2017年提升了12个位次,同时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8年度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近日,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个核心区考核评价中,高新区发展量得分排名第一位。

  发展无止境。围绕全市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高新区下一步怎么干?

  ——围着项目干。2020年要重点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新乡过滤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新乡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20.5亿元的新乡氢能产业园等60多个在建项目……

  ——盯着创新建。继续围绕大院大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立风险准备金机制,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破解瓶颈优环境。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充分运用“高新政企通”平台,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变“窗口指导”为“上门服务”,落实“好差评”制度,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用心用情补短板。聚焦三大攻坚战,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落细工作举措,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着力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用心用情用力从源头做好各类问题化解工作,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关闭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