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4-02
新开〔2020〕25号
各有关部门,有关派驻机构:
现将《新乡高新区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3月28日
新乡高新区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科学发展载体和产业转型发展主战场作用,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以“三提”(亩均产出提高、集群培育提速、绿色发展提升)、“两改”(智能化改造、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途径,全面推进二次创业,进一步把新乡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为持续推进转型发展攻坚、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全区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普及率达到50%以上,形成1-2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1.持续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落实《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每年度开展一次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A类(优先发展类)、B类(鼓励提升类)、C类(倒逼转型类),配套实行差别化政策。
2.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健全“亩产效益”评价应用体系。制定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结果适用标准和范围,实行存量盘活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挂钩机制,鼓励采取协商收回、转让、协议置换、收购储备等方式盘活存量低效用地。逐步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方式,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在50年期基础上,增加20年期出让年限,实行租让结合、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弹性年期供应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提速产业集群培育
1.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重点围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大数据四大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和招才引智,推动全区制造业强链补链固链,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建立园区与各种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突出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融合化、服务化、智能化、网络化,促使全区向科技创新型综合体转型,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新建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现有研发平台改造升级,支持重点企业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用基地建设行动,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券政策,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设科技大市场,涵盖成果展示、资源整合、技术交易、设备共享等具有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引导新兴产业、重点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在新乡落地。实施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计划,积极争取河南省“十百千”转型升级专项支持。
3.加快大企业(集团)培育。全区梯度培育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在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重组合作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培育成为带动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持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支持华兰生物争创国内一流新型医药产业基地;支持康佳集团抓好新飞电器生产经营和研发能力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新飞电器重新跻身国内一流家电企业;扶持科隆集团等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围绕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天丰集团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和龙头型项目招引力度,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高端标准和品质要求,广泛开展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体系认证和标准制定等工作,进一步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4.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乡市新能源汽车专业园区和新乡市航空航天科技专业园区的建设进程,集中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引领型项目,推动新兴产业迅速形成集群优势。
以申报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为契机,积极引进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项目,探索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区中园”。
(三)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1.推进绿色工厂建设。落实《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0年年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区企业污染集中整治,对未达标企业实施停产改造或关停取缔,对重点行业企业限期进行提标改造。开展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对标提升活动,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到2020年底建成1-2家绿色工厂。
2.开展绿色园区创建。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配套管网、集中供热管网和垃圾收储运体系,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集中供热设施运行水平,推进环保治理、喷涂、印染、电镀等设施集中布局和共享,促进企业间资源循环链接和综合利用,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园区。
3.实行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推进产业集聚区生态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大气、水等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六控”措施,降低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VOCs排放,减少道路扬尘、施工工地扬尘。通过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和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四)推进智能化改造
1.提高智能制造普及率。以分类综合评价A类和B类企业为重点,因企施策推进产业集聚区企业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广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到202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加快完善落实企业上云配套奖补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自主选择上云平台、上云模式和上云内容,按需应用云上服务,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实现规模化推进。支持区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工业云平台服务商,建设面向本园区或区域性产业集群或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需求的工业云平台。
3.开展智能化示范园区创建。按照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指南,积极创建智能化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管理服务信息化综合系统构建与企业智能化改造、中小企业上云用云等,实现企业生产运营、园区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优化管理运营机制。在2017年改革基础上,结合我区功能定位及发展需要,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和绩效激励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框架。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落实服务人才的政策措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利用高博会等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引进产业发展急缺的高端、关键人才和“人才+项目”团队入驻高新区。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企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与高新区直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同等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注重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提前谋划,结合高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组织修编2020年到期的产业集聚区规划,瞄准高端、高新产业,优化调整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集聚区生产功能,加强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有机融合。
(二)加强政策支持。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在原有建设用地上进行厂房加层改造、增加建筑容积率,如符合规划、安全要求且不改变用途的,不再增收地价;利用原有存量厂房和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或创新创业载体的,过渡期内可暂不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允许对具备土地独立分宗条件的工业物业产权分割后引进优质项目。积极吸引各类产业基金入驻高新区,按照其投资高新区企业(项目)的基金规模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给予奖励,利用“基金+产业”双向互动发展模式,引导产业基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三)强化精准招商。大力实施“一招四引”,积极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支撑主导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建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集聚。以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为载体,探索新兴产业项目资本股权招商、成果转化招商,定期组织面向产业基金的推介活动,促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研究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相关政策,组织开展专题对接招商,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产业集聚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优化园区内部业务流程,整合提供各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化专业服务,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逐步推广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区域统一评估、全程代办、先建后验等模式。结合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公布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聚焦企业开办和注销、水电暖气获得、不动产登记、信贷获得、纳税服务等领域,定期开展产业集聚区营商环境关键核心指标对标优化。
(五)加强激励考核。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将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对推进不力,工作无进展或进展缓慢的部门由产业集聚区办公室在全区进行通报。
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附 件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序号 | 专项工作 | 牵头部门 | 配合部门 |
一、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 |||
1 | 持续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 | 经济发展局 |
科学技术局 服务业促进局 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 综合监管和执法局 区税务局 区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
2 |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 |
经济发展局 科学技术局 服务业促进局 财政局 |
二、提速产业集群培育 | |||
1 |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经济发展局 |
科学技术局 服务业促进局 |
2 |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科学技术局 |
经济发展局 人力资源部 财政局 |
3 | 加快大企业(集团)培育 | 经济发展局 | 科学技术局 |
4 | 推进专业园区建设 | 经济发展局 | 各相关部门 |
三、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 |||
1 | 推进绿色工厂建设 | 经济发展局 | |
2 | 开展绿色园区创建 | 经济发展局、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综合监管和执法局分工负责 | |
3 | 实行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 综合监管和执法局 | 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 |
四、推进智能化改造 | |||
1 | 提高智能制造普及率 | 经济发展局 | |
2 | 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 经济发展局 | 服务业促进局 |
3 | 开展智能化示范园区创建 | 经济发展局 | 财政局 |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
1 | 优化管理运营机制 | 人力资源部 | 各相关部门 |
2 |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 人力资源部 |
经济发展局 科学技术局 服务业促进局 财政局 |
六、保障措施 | |||
1 | 注重规划引领 | 经济发展局 |
科学技术局 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 综合监管和执法局 |
2 | 加强政策支持 | 财政局、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经济发展局、服务业促进局分工负责 | 高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3 | 强化精准招商 | 经济发展局、科学技术局、服务业促进局分工负责 | 各相关部门 |
4 | 优化营商环境 | 经济发展局 | 各相关部门 |
5 | 加强激励考核 | 经济发展局 | 各相关部门 |